Barefoot beach Caye Caulker, Belize
“來多久了?”
“3、4天吧!每天都在浮潛、散步、喝酒、看書…”。我接著問:”還要待幾天?”
“10天。”
“這裡?太久了吧!”我不可思議的接著問。”不會啊,每天都蠻忙的….haha…”
我在等著要去月光派對(每月農曆15)的碼頭接駁船時,一個拿著牙買加經典藥罐啤酒瓶的阿根廷人坐我旁邊,旅人們的話題不外乎以下的who/when/where/how/只是不免驚訝這個讓我感到有些無聊的貝里斯小島,竟然還吸引蠻多像這位阿根廷”上班族”把一年假期全都在此消磨之類的。
之所以無聊是因為小島不是太有特色,既不是原始純樸還看得到手工製作的傳統島嶼,也不是頹廢嬉皮式的波西米亞精神,更稱不上好野味的加勒比海名流印象。島民懶惰又自私得讓人啼笑皆非,不好好服務也不好好做生意,卻異想天開的標上讓人昨舌的價錢就認為可銷售出去。
快速、積極、物產豐富而且昂貴的商店都是中國人開的,我們住的Barefoot民宿有廚房但不含早餐,光是準備早餐就在這家中國商店花了兩千多台幣,幹嘛不去海邊吃早餐呢?台幣一百多就有啊,對於看到廚房就想煎煮炒炸的我的朋友們,實在百思不解。
民宿的主人蘇珊大嬸,從書信往來的第一刻就感受到她是個沒組織沒耐性完全不聽別人說話的老闆,除了催促刷卡回傳十分積極外,對於我的提問就跟牙買加的Rockhouse一樣,回答得有夠敷衍。
在尚未到達加勒比海前,已經清楚的感受到為何這些國家會貧窮。從訂房書信的混亂、不禮貌和深怕拿不到錢的緊張兮兮,多少明白將要前往的是什麼樣的地方。這個國家下從人民上到政府,都習慣跟別人拿錢但不付出,而且還一付天經地義的樣子。
富有的城市長得都一樣但貧窮的地方卻各有姿態。
Caye Caulker不像加勒比海的其它小島享有得天獨厚綿延千里的白色沙灘,但這難道不是另類幸運嗎?逃離了被國際連鎖飯店的”殖民”命運,瞧,李奧那多在這附近買下一座私人島嶼,不遠處條件更好的San Pedro不乏大型飯店,但住哪跟在邁阿密、夏威夷有何差別?我又何必大老遠飛過半個地球跑來貝里斯?
相較之下矛盾但起碼有當地味的Caye Caulker即便沙灘斷斷續續,還是比較有”異國風情”。
一大早7點半從瓜地馬拉的Flores搭上前往貝里斯市(Belize City)的小型巴士,這個在網路上不斷被恐嚇會誤點、拋錨…..的公車如期在6小時後到達,下車的地方出乎意料的就是搭乘Water Taxi到Caye Caulker島的碼頭,
45分鐘後腳已經踏在白色沙灘上了。
這麼容易的事為何蘇珊大嬸卻搞不清楚?!
理由一她根本很少跟住客互動,以至於對於送往迎來無知到極點。這點我可作證,在我們入住的四天裡竟從沒見過她,只有一位兇巴巴但不太派得上用場的女員工在哪鬼吼鬼叫。
更好笑的是離開三個月後我都已回到台灣「才」收到蘇珊大嬸”歡迎再來”的制式信件。
理由二她知道也清楚只是懶得回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