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斯瓦爾巴特Polar Quest/北緯76度到81度,從探險墳場成為旅遊幻境


8/25/On board!

 “3:30PM到斯瓦爾巴特博物館(Svalbard Museum)準備登船….”

 當我打開從英國寄到Svalbard Hotel的文件----這封原本應該寄到台北,但我已出來旅行40天了,旅行社只好寄到準備登船前的旅店,因此當我在登船前24小時前才打開詳讀時,接下來的時間理所當然只能貢獻給血拼。

 斯瓦爾巴特的首府&行政中心長年城(Longyearbyen)除了是機場所在,簡直就是專為極地運動所設的機能服一次到位購物城,除了免稅且應有盡有,真不知前40天花了那麼多時間逛運動用品店幹嘛?!才幾小時就買妥了ECCO Gore-Tex登山靴、Viking雨鞋、HaglofsPolartec夾克和秋天款的Gore-Tex外套….

 也完全理解為何賈伯斯在醫院都已病危,卻連呼吸罩都要嫌醜而不願戴。


 1596年荷蘭探險家Willen Barents首先發現斯瓦爾巴特群島,之後前仆後繼的歐洲人、挪威、蘇俄等探險家以乘船、熱氣球的方式都希望改寫歷史,一路上沿著這些探險家走過的路,原來所有悲劇事件竟也都存在某種滑稽面,人類為夢想所作的嘗試實在驚人;178世紀這裡是捕鯨獵熊大本營,到20世紀初發現孕含天然資源因而轉向開採煤、磷灰石、石棉、金等礦產後開始有人定居也啟動了斯瓦爾巴特群島的主權糾紛

 經過多方協商直至1920年英、美、丹麥、挪威、瑞典、法、義、荷、日等18個國起草條款,到了今日共有包括中國在內的42個國簽署條約,決定該島主權屬挪威但簽署國皆有權進行經濟活動,此條約使得斯瓦爾巴成為北極第一個也是惟一的非軍事區。如今挪威和俄羅斯在此仍設有礦業公司Arktikugol,研究和旅遊也成為重要產業如大學和全球種子庫。

 每年夏季索價高昂的登山、健行和乘船之旅和冬季狗拉雪橇、雪上摩托車、極光之旅,讓北緯78度從探險墳場成為旅遊幻境。

 我在3:30準時抵達博物館,一位穿著Polar Quest制服的高大年輕人就坐在板凳上,那是Rick他告訴我是他把我的行李箱拿到船上的。Rick是瑞典人才25歲,原本是曲棍球員但經過幾次交易後,他決定不再把未來交給別人自此決定當領隊,除了服務Polar Quest其餘時間都在長年城專職狗拉雪橇,也因為Rick的解釋我才在行程結束後特別跑到狗園,去聽聽哈士奇仰天長嘯的奇景

 之後出現的第二位領隊是Axel,他是住在瑞典的環境工程師,每年夏季他都在斯瓦爾巴特,因為服務過上艘船因此我碰到他的第一句話當然是:看到北極熊了嗎?”秘密!”Axel堅持不透露。

 AxelRick同個房間就在我附近,玩音樂的他三不五時就彈起吉他,讓我在船上多數的暈眩時刻都有音樂相陪。

 有了上回Galapagos Legend的經驗,登船後想當然爾就是組員介紹、救生訓練模擬以及行程簡述。除了上述的兩位這次的總領隊是來自丹麥目前定居雪梨的Henry、其它還有78歲仍活躍於南北極多艘船隻,出過書、在肯亞植過樹當過亞洲背包客的前教師Olle以及唯一的女領隊Anne

 這次我是獨自前往訂的是三人艙,房間小到讓我不安,室友是來自荷蘭在旅行社工作有兩個孩子的43歲職業婦女SusenPolar Quest即將成為她公司客戶,這趟旅行等於是為了工作而來但她可是比任何人都玩得盡興;另一位女兒已經25歲來自瑞典的Mia已經去過南極,斯瓦爾巴特是她的夢想而Polar Quest這艘小型船,是她無庸置疑的唯一選擇。

 我的兩位室友都是獨立而美麗的女性,11天的相處沒有困擾而且笑聲不斷。我回到台北收到Mia接著去冰島工作時寄來的極光照片,她還記得我說此趟旅行結束我就要去追光了....

 上船後的第一頓晚餐不敢點任何酒,至目前為止只有輕微暈船現象,黃昏在濃密的雲層中擠出橘光,甲板上寒風刺骨,我撐了好久還是爬進好小的艙房和被窩。

 幾點起床?老天,我沒看錯,的確是6:40 morning call !

沒有留言:

台灣墾丁華泰瑞苑二訪/只能說,舊地重遊有時還真不是個好主意,尤其是奠基在一見鍾情的情況下。

二訪華泰瑞苑    以為半年前 ” 首發版 ” 的美好可以永遠帶走,沒想到 ” 再現部 ” 時 竟以最快的速度殞落 … . 只能慶幸還好一見鍾情的對象不是人。   入住 當天 8/31 , 恰好是 瑪娃低氣壓引起的外圍環流讓墾丁處於時陰時晴時風時雨的不穩定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