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說到”提供了與巴黎密不可分的藝術體驗如位於接待處的影像畫廊….”這件事就有點呼攏了,在從來不缺信手拈來就美感無限的巴黎,掛幾張來頭不小的攝影作品倒也不是甚麼困難的事。
而且一些不斷出現販賣用的特搜小物如卡卡也迷戀的Kusmi茶、小賈斯汀不想脫掉的加州牌Supra滑板球鞋等都似乎過於主流,凸顯美國流行的次文化放在巴黎有甚麼意思呢?!還不如放幾本法國出品的書籍、刊物或雜貨還來得更有” 密不可分的藝術體驗”吧。
再回到房間吧,一開始提到的那個透光板或許是這次最有意思的發現。
我第一次看到關於此材料的報導是來自由法國ORA - ITO設計師在之前倫敦展中設計的一個雕塑牆,這個十分拗口稱作丙烯酸石環保建材的HI-MACS(註)近年來很紅,在歐洲有越來越多的別墅、飯店如要打著綠建築幾乎多多少少都會使用這種建材。但在這個房間只有運用在床和陽台間作為間隔,也多虧了這個薄如蟬翼的輕透才能不占空間。
說到空間確實令人沮喪,真是小得不像話,而且不好使用,浴室如果沒人幫忙遞個毛巾就活該濕淋淋的跑出來,掛衣服?喔,那還真是奢侈的要求啊!
不像之前住的奧斯陸Folketeateret同樣也是棟以中世紀的老建築舊物翻新,卻拼了老命在擁擠的空間裡變出點額外空間。這間無疑仍不肯脫下法國的傲慢,似乎對絞盡腦汁為空間多點收納創造點附加價值都不願意,在許多我認為可以更”好用”的設計上毫不讓步。
比如連手機都得小心擺的床頭櫃、無法正常閱讀的閱讀燈、沒有mini
Bar、沒法放行李箱(只好塞在浴室口/陽台邊,等要洗澡/關門再移出來)、衣櫃、淋浴間連一個掛勾都沒有、盥洗室也是…..
如此不體貼的房間不免讓我氣急攻心,覺得自己又當了傻瓜的心情大概只有布宜諾斯艾利斯的Faena可堪比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