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西班牙里奧哈/López de Heredia/相信時間和堅持傳統法製酒實在不算迷人工作!與其說喜愛還不如說是佩服愚人精神

López de Heredia Viña Tondonia/新風格老靈魂

 170萬年前當人類發現了火,食物從此有了新定義,里奧哈又何嘗不是重新定義傳統酒莊的新風貌?!

 位於此區最重要的葡萄酒小鎮Haro,靠近無人小火車站的旁邊,一棟建於1877年頗具歷史感的傳統老酒莊區裡,釀酒師和木工師傅還在使用百年前的方式,無論是置入橡木桶堅持過長時間或是手工生產、箍形的酒桶,怎麼看都和前衛扯不上甚麼關係。

 然而老店卻有一間如今最炙手可熱的普立茲建築獎得主Zaha Hadid設計的試酒間.尤其是在走過蛛網、黴菌從窖頂垂掛下來,呼吸著腐木混雜酒氣的地下酒窖,卻在前衛白淨得宛如太空艙的空間裡品頭論足,這個新舊也融合得太強烈的吧?!

 不過這間置於另個品酒室與酒窖上頭的新試酒間並土生土長,之所以矗立此處原來是為了慶祝酒莊成立125週年,於巴塞隆納參加品酒餐會時特別邀請Zaha Hadid設計的展館,在活動結束響應環保就把它搬回自家酒莊做為品酒接待室,在這25坪不到的空間裡,還不忘搭配一座有著百年歷史的購酒櫃檯。

 姑且不論這個頗天馬行空的拼貼意外,是否錦上添花了新與舊、改革與傳統、過去與未來,也許是驚喜也許是驚訝,總之這等衝突就是會不斷發生在里奧哈的旅行中,上一秒還在歷史課本裡,下一秒卻突然遊歷了一趟未來!

 當然,如果你是一位有潔癖的怪胎或嚴重過敏者,為了不要引發對其它人來說並不存在的不寒而慄,還是建議待在此白淨現代的品酒室即可….雖然這可能會是個損失!

 我參加過無以計數的酒之旅,過程和簡述版釀酒理論多半大同小異,唯獨時光倒轉得如此徹底且還在進行式的還真沒見過。造訪這間家庭式經營的酒廠如同上了一堂關於時間的歷史課。導覽由孫女輩的Maria主持,她的照片出現在官網並不陌生,只是她穿了件鋪棉背心和我們這些僅著T恤的觀光客形成對,看來潮濕又涼快的地下通道應非浪得虛名。

 紮實的兩小時參觀活動從推開厚重大門開始,這是一間巨大很像教堂般空曠的工作室,四周擺滿了如果是木工控應該會欣喜若狂的老式工具。

 Maria在這裡介紹如何從生木、火烤、箍型到製成釀酒桶,一位穿著制服的木工師傅便在一旁敲敲打打示範,喔不,是真的在製作,幾個工作人員就把成型的木桶滾著給推了出去,真是有趣得很,和一般作作樣子我們也曾經有過去…”的酒莊十分不同,沒人停下手邊的工作,Maria必須拉高嗓門讓我們聽見她在說甚麼。

 離開這間工作室之後就開始進入沒有恆溫設備的地下通道,這個用來作儲酒的長通道燈光昏暗膽小者不宜,且看上去不怎麼舒適。還好,最後出現一條往上的窄梯子一直通到Ebro河岸,終於可以大口呼吸新鮮空氣….

 沒有使用大規模生產需要的不銹鋼桶,靠著時間和一直以來相信的傳統法製酒,實在不是甚麼迷人的工作啊!與其說喜愛Vina Tondonia的酒,還不若說是著迷於從一顆葡萄到一瓶酒,得花比別人數倍時間的堅持的愚人精神。

 色澤呈現深邃的金黃色,沒有濃重果香卻有飽滿的酸度澀勁與木香支撐著酒體,不甜不香不膩的白酒真是令我沉醉,而且還個性十足的穿了件性感網襪


 真是奇怪得很,來到里歐哈不知試了多少杯卻找不太到一喝成主顧的紅酒,但白酒,卻從未失望過而且還驚豔得很,幾乎每家試的都深得我心。

 在López de Heredia買了酒廠推薦款1998年的白酒,如今正趟在我家酒架上,看到瓶身與金黃色的液體,總是回想起待在這裡每天都讓人心醉神迷的美好夕陽..

沒有留言:

台灣墾丁華泰瑞苑二訪/只能說,舊地重遊有時還真不是個好主意,尤其是奠基在一見鍾情的情況下。

二訪華泰瑞苑    以為半年前 ” 首發版 ” 的美好可以永遠帶走,沒想到 ” 再現部 ” 時 竟以最快的速度殞落 … . 只能慶幸還好一見鍾情的對象不是人。   入住 當天 8/31 , 恰好是 瑪娃低氣壓引起的外圍環流讓墾丁處於時陰時晴時風時雨的不穩定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