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里奧哈Rioja/如詩般美麗如希區考克般戲劇性,置身其中的震撼前所未有
從葡萄牙開來的夜車在Miranda
de Ebro換車後,接著往Logrono的方向前進…..
窗外已從一小時前還是頭角崢嶸的Cantabria山脈轉為間或綠色植披的起伏山丘,些許黃橘色樹葉的葡萄園與不時出現的小分支河道在接近Haro前慢慢出現,襯映在中世紀村落的背景與偶有陡峭的石灰岩山下,與過去曾親訪的葡萄園相比,里奧哈(La Rioja)展現十足的個性美…一如此地釀酒歷史,不是難以贊同就是完全被迷惑。
雖然同意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對旅行所下的批註:”不免覺得最精緻的旅行,還是在想像…”但融合視覺、味覺與嗅覺的酒鄉之旅,若非親臨實難滿足。
在還沒被西班牙酒征服前就先臣服於酒莊裡的前衛建築物,前衛放在哪個年代都是爭議,何況這裡還是西班牙最早的DOC產區(註)有著四千年釀酒歷史的葡萄園。
但從06年富蘭克蓋瑞(Frank O.Gehry)交出一棟像從外太空登陸的Marqués
de Riscal揭開釋放想像力的莊競賽後,西班牙酒似乎也掀起見仁見智的諸多筆戰,無論是匪夷所思的建築語彙或是揮別過去的新釀酒法,無論北從庇里牛斯山區或到南部內華達山脈,論起固執老爹的”食古不化”,拉里奧哈甚至超越波爾多呢。
這趟旅行最重要的就是準備參加21日舉行一年一度的 San Mateo酒節,出發前即算好在9月18日需抵達的Logrono才行:廣場上有Tapas試吃、品酒活動、演唱會以及21日開幕當天舉行的安達魯西亞馬術活動…然而”A Walk in the Clouds”
的腳採葡萄呢?”我問:”要到10月底或11月採收時才有喔….” Hotel Calle Mayor的櫃檯小姐把酒節活動冊子遞給我時不解的說。
真是五雷轟頂…這是怎麼回事?!等我回到台北再查資料時才赫然發現,原來只關心拉里奧哈種的是Tempranillo早熟品種,卻沒注意到因地勢高溫度低多為晚收。難怪一路上老是看到一串串碩大豐美的葡萄,沾沾自喜中免不了納悶。
除了旅館,我一向不在部落格多作與旅行相關陳述,這次特別想寫寫酒莊與接下來的米其林經驗,源於至今仍無法忘懷置身此處時的美好感受。
海明威在寫完以鬥牛為背景的”死在午後“雖褒貶不一,深愛古巴調酒Mojito與西班牙苦艾香檳Death
in the Afternoon的他為酒歌頌:“酒為文明之最自然之最,為完美的世界帶來超越純粹感官所能提供的極上享受。“
在南歐將近50天與美酒美食為伍的旅行,頗能體會里奧哈何以讓人心動,是這些任性的建築物、固執老頭或西班牙人的精神分裂呢?或許也只是這幾天,光影實在是太美了….cheers!
註
*DOC為西班牙葡萄酒分級制度中的最高級相當於法國的AOC或義大利的DOCG,在規定產地釀造/選用符合的葡萄品種/符合該地對酒精濃度的標準/符合該產地之法定栽種方式….
*西班牙酒瓶身所代表的意思:
Vino de Cosecha”:年份酒,要求用85%以上該年份葡萄釀造
Joven”:新酒,去年秋收次年即上市的酒
Vino de Crianza”或“Crianza”:收穫第三年才上市的酒,經過最少6個月小橡木桶和2年瓶中陳釀。在里哈歐區則要求最少各一年橡木桶和瓶內陳釀
Reserva”(RVA):至少陳釀3年,小橡木桶至少1年,白酒至少2年的時間
“Gran Reserva”只有極好年份才會釀造的等級,且須經過當地政府許可,至少陳釀5年,其中小橡木桶至少須陳釀2年
*在西班牙喝葡萄酒不用看價錢,哪裡都一樣單杯約1.5-3歐,與一張巴士票相當。即便是三星米其林也是6、7歐,好喝便宜簡直在天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