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Boutique Hotel View
如果在出國前就先讀了”荷蘭不唬爛”(UnDutchables: an
observation of the netherlands, its culture & its inhabitants)可能對於住在典型的荷蘭房屋這件事,應該就不會存有過多不切實際的幻想了吧?!
我很少幹這樣的事,放著行李箱在旅館門口然後兩手一攤、一連看了數個房間還拿不定主意,以及在一進門其實就想換旅館…如果不是因為錢都先付清,應該會奔回昨晚住的Citizen
M,現在的我可是一點都不在乎,是否入住山形屋(gable)以及窗外是否有運河了….
是的,確實是自己千挑萬選,而且在掏出信用卡前就也把tripadvisor的正反意見都讀上一遍,但官網上哪間鋪著紫紅色床單、摩登又採光良好的房間到底哪裡去了?!而且,精品,喔絕對沒有比這更黑心的形容詞了!真是慶幸荷蘭人當年並未殖民咱太久。
除了位在沒有比它更讚的位置這件事是千真萬確…..Leidseplein廣場就在旁邊,外觀像個時髦夜店的De La
Mar Theatre劇院僅150公尺,梵谷(Van
Gogh Museum)、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跟社子島一樣不是島的博物館島皆在步行距離內。
而且真的是面對運河,順著這條運河走下去,旅遊書上說應該參觀的大概都會看到,但事實上除了幾間店(小博物館)別出心裁,多半是大同小異逛了一家就等於逛了所有家,不斷證明把阿姆斯特丹從旅遊計畫上大筆一揮也不是甚麼遺憾的事。
不免懷疑老外對於老宅改建的情有獨鍾和莫大包容力,讓這一晚160歐不含早餐,而且還是單人房的旅館這回事,看不出有多盲目嗎?!
書中對於為進入建築物的人提供最大干擾的樓梯所作的描述,事後看來真實到心酸,無論住到哪一層都可以清楚聽到每個人踱步,喔出去了,砰門關上,他們回來了,壓低聲咯咯笑八成是喝醉了….如果和我一樣住到頂樓閣樓,有提到從地下室通到四樓可都是,上下狹窄又陡又峭哪種不容微醺的樓梯嗎?
所以行李箱就一直躺在門口,雖然我從不想扮演弱不禁風的亞洲女人,但任憑使盡全力也只能提到位於二樓的大廳。表現友善在此就是一肩扛起行李箱並送至房間,而且是位女士,事實上所有工作人員都是女士,力氣和身高成正比的女士們,在此容我致上最高敬意。
旅館的主人看來亦是位擁橘人士,老太太正要去度假因此匆匆來交代一聲,她也是所有工作人員裡唯一化妝而且好好打上領巾的。
就和歐洲大多老宅一樣這是一棟沒有空調、昏暗狹小,再加上是閣樓窗戶以莫名其妙的方式鑿孔,即便不想和監獄作聯想都很難。淋浴間就更糟了,老舊、採光不足、排水還有問題,對我而言就是一間絲毫不想多待片刻,和原本應該懶洋洋賴在窗台上卻寧可窩在隔壁屋頂的貓咪一樣。
歌頌荷蘭設計有多有創意的作者們到底是生活在怎樣的房子裡?
除了做生意的,還真看不出當地人的生活和創意有多大關係?!倒是商業味和怪異的美感就像空氣一樣的無所不在。前衛設計師的產品在巴黎、柏林甚至台灣都看過了,就連Frozen
Fountain、Droog也無太大驚喜了,逛到第三天便會被無止盡的無聊給打敗….
額外收費的十歐早餐大概是花得最心甘情願的,不是咖啡多香醇或可頌奶油多麼細緻,而是整棟旅館看運河景致最好的位置、最大的窗就在這裡。
我能不在這用早餐嗎?!即便大廳所有該挪出的位置都擺滿用餐的桌椅、販售飲料的冷凍庫和貼著價目表的黑板…然而,卻是印象中最突兀卻又美好的阿姆斯特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