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忽略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Asia Modern 建築物後面的電塔請聚焦這棟三角形建物和草地上羅丹、娜娜以及圖中的楊英風作品 |
安藤忠雄此次以三角型作為設計主軸,所以一堆符碼像 諾亞方舟、巧連智、起士蛋糕等,只可惜提供鬆餅無蛋糕 |
被暱稱為"安藤講堂"的演講廳樸實低調,亦像艘船往中央邁進 |
現在超冷清,克林姆、羅丹(圖)亨利摩爾正撤展 而竇加佈展僅零星雕塑可看(注意,10/24開展!) |
但往好的方面想如果不是”淡季出遊”,又怎能安靜的
好好欣賞光影、樑柱、植栽和專屬的個人導覽呢?
|
最高的三樓中央呈中空設計,安藤作了個視線如工型設計除了有實質意義 在靈性上可以讓時間經過時的光影、雨水等也交織成為一幅畫 |
就在圖上位置,導覽員示意蹲下立刻換成玻璃反射出草原上的羅丹和人 對照上面的光影,下面則成為如同錄影機般的呈現此時此刻 |
甚麼作品竟能流連三小時真多虧導覽員的豐富解說 黃昏灑在超知名的豐乳肥臀娜哪(Niki de Saint Phalle ) |
台中文創園區(又來了)還算有良心起碼用酒瓶作成入口
古蹟重整成商業空間無可厚非但歷史全丟外太空就太粗魯
根本是某種程度的文革,文化如不值錢就沒拍賣會啦!
這間酒博物館雖然陽春又被擺最角落但起碼告知並紀念台灣酒歷史、 酒廠、釀酒過程、並收集了與酒有關的古詩、唱片… |
原來老爸有高粱酒喝是因為酒廠人在戰亂中還不忘把麴餅帶到台灣 釀酒的歷史就是一本人文史。該展館以小學為對象刻意忽略深度這回事 |
因此多得是雅俗共賞區 |
這詩一念完就好想奔去喝酒啊.... |
多虧了這位鄧先生的捐助讓展館顯得有深度,早年的瓶身真是美!!! 學到很多也超感動,真希望愛酒人士跳出來別再搞些俗不可耐的觀光區 |
06年一場大火燒得精光無保存太多1912,整修得過於新穎的日式建築 我對日治時期並無好感(只想了解),邢務所頗失望還好沒人算清幽 |
就像大阪現還會看到明治、大正、昭和時當年一股腦的仿西混血洋樓 只可惜放送所對當時文化皆無著墨,文化局再三顯露把歷史講清楚很困難 |
真是誤會一場!沒想到竟是家過度包裝糕餅店,還好穿著童軍服 和就怕吃不到冰淇淋的觀光客(好吧,自己也是其一)還頗滑稽的 |
宮原超失望的,哪位甜點控解釋一下好吃在哪?! 閃半天才有如此文雅照,此處甚麼都很歇斯底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