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伊亞咖啡民宿
如果之前網友對民宿不吝讚美的都是肺腑之言,走向衰敗卻是此刻未經修飾的感覺。
從頭到尾都未露面名叫李孝慷的主人,經營了一間沒有他存在的民宿讓我驚訝,為此特別查了一下維基百科對於民宿的定義:源自日本的Minshuku,原意與英美的Bed & Breakfast有許多相似之處,也就是僅提供住宿與免費早餐的家庭旅館….
以提供接送揭開序幕無疑是個不錯的開始,但這位開車的小姐顯然對於聊天不怎麼熟悉,問題也不知如何回答,搞了半天原來不是民宿女主人啊,就和進了門站在櫃台後的工作人員一樣全是不同時段不同面孔的打工仔;其中一位在我進門後機械性的表示先付清尾款、填單後給了把鑰匙就逕自工作去了。房間在哪?注意事項?民宿服務、門禁、早餐和一張讓人愛上台東的地圖呢?遞了張李孝慷的名片:有事可以找他。
終於搞明白了,如果期待一位會幫忙提行李,預先在房間開好空調或電扇,拿起地圖侃侃而談哪些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的私密景點,或早上泡咖啡時閒聊自己或附近村落的故事…別住這!這裡連二樓冰箱有礦泉水和免費飲料的服務亦以毫無人味的一紙告知。
這位據店員回應是有”其它事業”的李先生,在本人所在的民宿對面再開了稱之為二館的另一間。
我是如何得知呢?傍晚回來,這間在白天看來還過得去的房間急轉直下,似乎誤闖一間年久失修的空間。
沒有拉門的淋浴間不知為何連熱水也沒了,只好趕快跳進浴缸,但浴缸一旁緊挨身體的拉簾天啊,竟然發霉了,浴缸未作玻璃隔間也未提供拉簾,一開水龍頭就濺得滿地都是。浴缸四周未設肥皂架、置物架,只好踩在水中到盥洗台去拿香皂和毛巾,浴缸旁的吊桿已生鏽卻又沒有其它掛鉤、亦未提供腳踏墊如果攜家帶眷…嗯應該離災難不遠。
沒有拉門的淋浴間不知為何連熱水也沒了,只好趕快跳進浴缸,但浴缸一旁緊挨身體的拉簾天啊,竟然發霉了,浴缸未作玻璃隔間也未提供拉簾,一開水龍頭就濺得滿地都是。浴缸四周未設肥皂架、置物架,只好踩在水中到盥洗台去拿香皂和毛巾,浴缸旁的吊桿已生鏽卻又沒有其它掛鉤、亦未提供腳踏墊如果攜家帶眷…嗯應該離災難不遠。
胡亂洗完後我戴上眼鏡仔細端詳一晚兩千的房間是麼回事。
推開陽台門,原本在官網上立刻升起”這就是我要的!”大露台,和對面建物、舊鐵道、人行道都過於接近沒有太多隱私,頭頂上擋風避雨的伸縮棚架看來布也爛了,下方的桌椅鋪著灰塵,塞在角落的呢?還是算了吧! 熱水壺燒出的水始終有異味…在這喝杯咖啡只會搞得更緊張,沒法多待一刻的露台還是留給想像吧,回到屋內,書桌上的兩本冊子褪色老舊亦沾染灰塵,洗水台上的掛鉤掉了就留下坑疤既未換上新的亦未補土填平牆壁。
驚嚇破表趕緊跑到一樓想找主人問個清楚,又是個新面孔的工作人員告知主人不在且民宿已十年…”但也不至於老態龍鍾啊!”。”要不換到新館?”喔,原來不是十年的問題而是心力放在開疆闢土和”其它”上。
喝了冰涼啤酒聽了阿修值回票的歌聲,在鐵花村混到近午夜,悲慘事總該告一段落了吧?!正準備結束第一天小旅行時,一摸,一張完全軟陷的大床,鋪上怎麼摸都不像洗過後應有的乾爽感,立刻明白後天的阿朗壹大概沒法爬了….
有多少人像我一樣只是慕名鐵花村而想在台東住上一晚?有多少人被熱情的民宿主人招待過而留下難忘的回憶?如果不是天空的院子、慕谷慕魚、來吹涼風、少則得用這些用心的民宿主人我應該絕不讓不比家舒適的落腳處成為選項。這位李先生每個房間多久檢視?最近一次入住自家又是何時?還記得自己當初想作民宿的初衷是甚麼?!
完全沒睡好的一大早,整間民宿沒半個人,拖著腰痠背痛又頭痛的腦袋往鐵花村的反方向鐵道走走,希望冷空氣能把我吹得清爽些。一路上好多人在慢跑、遛狗和散步,走到接近馬蘭和舊糖廠處已無人煙,才看到久違的田野和農作物,這是來到台東最美好的片刻而且還是我自己發現的。
點了熱咖啡和捲蛋,不過一眨眼一樓餐廳竟坐得滿滿、電視開著、流行音樂混和吵雜人聲以及,128元?早餐要另外付費?!”不好意思我是這裡的住客耶…”所以給你打了八折啊!!”
一時之間難以釐清是憤怒還是挫敗?是尷尬還是惋惜?只知道這個在訂下那一刻在腦海中飄散咖啡香、有著美麗露臺的白色建物終結了我自以為是的民宿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