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Parkroyal on Pickering
怎不令人喜出望外?
在經過烏節路千篇一律的商場、人聲鼎沸的克拉克碼頭然後抵達摩天高樓林立的金融區。司機提醒已經抵達,準備拿行李略顯疲憊的你怎會期待,在這座奧熱又節奏快速的水泥叢林裡會出現度假島嶼的意境?
這是峇里島的梯田還是綠意盎然的清邁?!
姑且不論第三次世界大戰是否真為能源開戰,起碼這座滿眼綠意的Parkroyal on Pickering充分了解環保是門好生意。但打著環保旗幟,往往更流於讓旅客充分感受,生意人道貌岸然的那一面(註),但這間旅館似乎在兩難間找到巧妙平衡:很多時候會驚訝於空間裡僅使有少量光源、無空調的露天泳池、無須澆灌的室內植栽牆、省掉燈具與空調的樓層走道…利用自然光源、植栽、遮陰亭、回收資源製成的家具與再生系統,旅館似乎把一座島嶼搬進了高耗能的現代都市。
新加坡WOHA建築事務毫無疑問是以聰明手法來解決問題
並以具有史詩般的意境,打造這棟原本可能會流於老生常談的商業空間
在新一波摩天豪華旅館競賽中,泳池幾乎免不了受限力學、空間,不是置於地下室就是狹窄的高處,選擇後者的Parkroyal on Pickering在不提供空調、不夠氣魄又沒有山巒起伏更無地平線盡頭的海天一色美景,卻能讓住客願意脫下衣服悠閒的躺上一下午,它是怎麼作到的?!
首先,泳池很美也很迷人,不靠任何奢華家具或噱頭酒吧就打造出讓人過目難忘的意境。
必須回到大樓規畫之初,四棟看似獨立的建物以具有弧度與層次感的”空橋”連接,並在空橋間種上了姑婆芋、腎蕨、小棕櫚與無數的熱帶植栽打造”立面花園”。泳池就藏身於其中一個架高便於空氣流通的平台上:層次間鋪設植栽、水流營造宛如梯田般的視覺效果,水流間豎起了巨大的竹編遮陰亭,亭內鋪有湖水藍綠、夕陽深淺橘等各色軟墊,竹編亭四周並以麻紗包裹住,擋住烈陽又有一定的隱密性。
不是只有建築外觀別開生面,商務旅館令人詬病的制式化房間這回可設計得令人耳目一新。就拿我入住的豪華標準房來說,以挑高天花板與整面大片玻璃採光製造舒適感。一氣呵成的天然木料禪味十足,配備一指操作便可控制溫度、燈光情境、窗簾選擇的觸控面板,哪就別提在都會區裡何等奢侈的面對公園景致。
除了使用低輻射能減低熱度的大面玻璃外,洗手台採用回收花崗岩和大理石等複材,浴缸以玻璃回收再造而成,面對窗外的這張辦公椅和腳底下的垃圾桶皆採用回收再造物料。
沒有理由不欣賞這座人工綠洲,價格合理、表裡如一、交通便利而且深具詩意。
這幾年我住了不少取得國際認證的豪華環保旅館,要不在冰山旁、雨林保護區,否則就是海埔新生地或都市重劃區,這些都棒得不得了但位於市中心的少之又少,就算有也多半屬”起步型環保”並無任何認證,它能作到的你在家也作得到。
這項綠色計畫之所以表裡合一緣於從原點作起
規劃之初從建築主體、建材、配管到空間運用、室內設計、家具等除了節流、回收外更希望作到自給自足:比如高樓層的蒐集雨水裝置、屋頂鋪設太陽能板、設置光源和雨水感應器調整燈光和灌溉系統,得以提供這座面積達四千五百坪的花園。
得到不少國際獎項如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盧貝特金(Lubetkin)獎、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國際獎與綠色商品設計獎的WOHA團隊,一直以來都是綠色城市的倡導者。今年該團隊曾應立偕建設來台,於松高路舉辦一場名為會呼吸的建築展:Exhibition Period WOHA Breathing Architecture,我在出國前特別去看了兩次,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在前往歐洲時於新加坡轉機入住。
整座會場呈現了取法自然的建築手法令人動容,強調師法自然、綠色植栽和節能的綠色計畫住宅台灣幾乎沒有,而且該團隊的得獎作品多為社會住宅、公共建設,且多在炎熱的印度、泰國與新加坡。
整座會場呈現了取法自然的建築手法令人動容,強調師法自然、綠色植栽和節能的綠色計畫住宅台灣幾乎沒有,而且該團隊的得獎作品多為社會住宅、公共建設,且多在炎熱的印度、泰國與新加坡。
將大自然引入其中改善通風與採光,並運用橫向與垂直的綠色景觀增添公園氣息,一如今年才開幕的這座旅館,毫無意外的也立刻得到加坡綠色建築標誌白金獎(Green Mark Platinum Award)和建設局頒發的綠色建築最高榮譽BCA獎(BCA Green Mark Platinum Award)。
不禁讓我想到Parkroyal on Pickering專為頂級住客提供早餐、Happy hour、check-in(out)獨享服務的Orchid Club Lounge中,提供最奢華的呈現非藝術品也非昂貴家具,而是窗外360度欣賞新加坡天際線。
從旅館所在位置步行約12分鐘即抵達新國政府傾全力規畫的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造價近250億台幣的海埔新生地,可以用來作甚麼?
世界經濟論壇以環境、創新、醫療衛生、教育、金融市場等12個指標,選出2013年最具全球競爭力的國家,新國僅次於瑞士榮獲第二名;然而開拓全面經濟的此時卻在與海爭地的土地上,選擇種植16萬株植物與18顆設置太陽能板的大型人造樹(Supertree),無疑宣示喊出要在2030年新加坡綠化率達到80%的決心。
根據麥格理報告:綠建築的確成本會高出10%以上,但在五年內的能源節約下便可回收,因此昂貴並非綠色同義詞。Parkroyal on Pickering無疑作了最好且兼具詩意的呈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