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2日 星期六

夏威夷摩洛凱/Hotel Molokai/島上唯一卻急迫需要升級的旅館以陳設、建築、服務等皆不言而喻MKK是怎樣的一座島

Hotel Molokai

 “看看真正的…”永遠都像個就像魔咒把旅人帶到一個過去從未聽過的地方,然後失望。

 從歐胡或茂宜飛Molokai僅需20分,起飛前的所有過程反映出即將前往的地方離文明有段距離,比如櫃檯就像買彩券的戶外臨時搭建,有一張超薄但沒劃位也無登機門的登機證,到臨上飛機前用唱名的方式交代,抵達後沒有領取行李的轉盤,小拖車直接把行李箱開到走廊處自幾來領吧,才三點但機場內唯一一家租車行Aloma已收櫃,得拖著行李到取車處辦理,還好就在對面。

  這個如同被觀光客遺棄的島嶼連最知名的歷史事件也與遺棄相關, 19世紀一位比利時神父Fr. Damien自願來此服務被遺棄在半島上的痲瘋病患,16年後他也染病客死異鄉

 島上僅有一間同名旅館並以陳設、建築、服務和景觀不言而喻地描述了MKK是怎麼樣的一座島。

 首先它迫切需要升級,這座以波里尼西亞村落為藍本,建於1960年的旅館或許可讓懷舊者聲稱這就是它魅力所在,但事實上卻是連睡覺都很難受,我的房間位在西曬處,僅靠一台電扇即便從早到晚開到最強都完全無法驅散悶熱感,因此大多時候只能把門打開、躺在草地上的吊床才能感受到一絲涼快。

 房間狹小過時毫無美感就算了還離乾淨有段距離,只有剛整修完畢的餐廳緊鄰著Kamiloloa 海灘浮現一絲度假感,這裡同時也是全島唯一一間可以搞浪漫的用餐處,然而海灘無法戲水也不能散步,海水常顯混濁據說被汙染至今仍未改善。

 工作人員友善而樂於助人但不代表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當湧進一周一次遊輪客或是鎮上正好有甚麼在此舉行的活動,比如抵達的第一天,把餐廳擠得水洩不通的某位明星到訪,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位子但飲料三催四請、空盤一直處於無法被補充的狀態。

  但趙些都比不上離開的哪天一大早,前日的櫃台人員把預定前往機場的計程車到旅館接人時間訂成登機時間,可想而知但在大廳的我快都等到發瘋,這位值班人員還不斷拍胸埔保證不會有問題,已經過了20分你就幫幫忙打個電話問問吧,結果才發現約錯時間了,然後呢?竟然啥也不做兩手一攤說不是他的錯,把之前的友善感一掃而空。

 MKK沒有一件事與豪華相關,住宿選擇更少,秉棄這唯一間三星旅館就得租間公寓、民宿或是房子,而大多看起來似乎欠缺管理與維護,即便在前往20 Mile Beach的路上有些獨棟房舍十分優美,但早上前往時卻只是因為路面淹水就需折返。

 至於被稱作卡路帕帕半島(Kalaupapa Peninsula)就是當年隱匿痲瘋病患的收容所遺址,可想而知為何得從 500尺的懸崖經過26個彎路才能抵達,乘坐驢子比雙腳安全,只是僅有一家提供該行程,而我抵達時沒有驢子且周末不提供任何服務。

 周末不提供任何服務的還包括前往夏威夷最大瀑布Kahiwa,自行前往?這座落差高達1570公尺的聖地不允許遊客私入,哪麼另座Hipuapua 瀑布?喔會迷路最好有當地導遊陪同。

 這就是自助旅行的風險之一,只是沒想到四座夏威夷島竟全被我碰上了,往好的方面想比茂宜好,無法如願以償起碼在出發前就知道了!

 這座住著50%有夏威夷原住民血統的MKK就旅遊這件事來說很難不讓人進行腦內辯證,想感受原始就得接受無法與時俱進的設施?想體驗遊人不多就得接受因不具規模所以無法成行,就像常常出現的標語寫著:"歡迎來到Molokai ,慢下來…."如果這不是你的"物件"請選擇另一個島

 也許風格的確是回到50年前但精神?60年代正是全球政治、電影、服裝、建築、文化大破大立的新浪潮?! MKK有別於風景明信片的氛圍與當地人的堅持有關,從70年代開始島民就不斷經歷一連串的頑強抵抗才得以保留土地文化和尊嚴:Maunaloa傳說中呼啦舞的誕生地,藏身在Halawa山谷中,被認為保留著原住民生活與文化必須的魚塘與古廟宇(heiau)、聖山聖湖聖地等,在由’’觀光’’所組成的夏威夷來說實數不易,即便差點得經歷無法準時返台的惱人事件,心情也給搞得五味雜陳,但仍很慶幸旅程是在MKK畫下句點。

 尤其近日澎湖有心人士迫不及待要把小島賣給賭國大亨的事件,再次證明唯有自己站出來才是唯一的解藥。

沒有留言:

台灣墾丁華泰瑞苑二訪/只能說,舊地重遊有時還真不是個好主意,尤其是奠基在一見鍾情的情況下。

二訪華泰瑞苑    以為半年前 ” 首發版 ” 的美好可以永遠帶走,沒想到 ” 再現部 ” 時 竟以最快的速度殞落 … . 只能慶幸還好一見鍾情的對象不是人。   入住 當天 8/31 , 恰好是 瑪娃低氣壓引起的外圍環流讓墾丁處於時陰時晴時風時雨的不穩定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