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ic Anchorage Hotel
住在一個每天傍晚都有walking
tour停在門前停下來比手畫腳的”景點”,讓我忍不住把此地歷史再讀一遍。
然而就跟其實缺乏深度歷史的美國一樣,最多就是物如其名,建得最早倒得最快。
這座建於1936的旅館曾是當時安克拉治市中心裡唯一的用餐與落腳處,因為沒有其它選擇,自然在某個時期一網打盡當時有能力來此邊境之地的名人,比如次日搭乘小飛機前往Barrow(巴羅/美國最北城市,極圈內)卻不幸墜毀的演員Will Rogers、Wiley Post,荒野登山客Bob Marshall和工作室一度設在大廳的知名阿拉斯加歷史畫家Sydney Laurence(Mount
McKinley)。
不過跑第一似乎也注定了富不過,老天爺就是得讓生命經歷風光、每下愈況、割捨、重整的輪迴。
1989年歷經拆除、易手、整修再重新開張的歷史旅館除了位置極好,所有想去的都在步行內---不過市區也沒多大----某些樑柱可能是哪個時代留下來的之外,離古色古香可遠了,雖然試圖營造歷史感但可能銀彈不足,最後的成果還是平庸多於驚豔。
溫馨但沒啥感動力的大廳、不具美感且堆滿了如同紀念品店的用餐處、水準不一的服務人員而且多數時候只有一位、無空調的房間….30年前全球暖化應該就跟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一樣沒人想像得到,因此在安克拉治竟然會說出:”房間實在是太熱了!”這句話。
已經不算大的房間擠上一台看來滑稽又悲哀,從沒在旅館房內見過的超大顆腦袋電扇,感謝天還好抵達時是周日晚上,躲過了如果開窗將從街道傳來源源不絕有人大叫、汽車報警器響、警笛聲的典型安克拉治夏季週末夜音效。
不想開窗的,記得預訂價錢只多一點點我當時不知的套房,除了寬敞之外就是擁有不可多得的空調(網友說的最好再確認)和寧靜夜晚。
在此之前雖已去過不少邊境(極圈)城市但卻是第一次來到美國最北,一位從索馬利亞來此討生活的計程車司機把我從機場送抵,如果和造訪過的邊境之城相比,市區顯得商業化和多樣化,以觀光客來說一切顯得不困難:餐廳、巴士站、火車站、租車行、停駛的紀念蒸汽車頭、博物館、紀念店甚至還有一個Mall皆在腳程內。
因為不打算租車所以前往Denali、Katmai和Kennicott決定都搭當地交通工具和小飛機,而要去的國家公園其小(水上)飛機又皆以安哥拉治為啟程處,因此很忙碌的搭了9次小飛機,為了承接次日班機飛回飛回安哥拉治高達4次(晚),加上飛來阿拉斯加和前往夏威夷的國際航班,兩周裡總共飛了15次,如果再加上下段行程的夏威夷各群島間移動。
本次旅程總共搭機22次,在一個月裡,破了之前無論是南美或加勒比海的紀錄。
嚇到了嗎?是的,無論是金錢還是起飛降落一瞬間,還想再來吧?大概不了!只要遙控器別再轉到國家地理頻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